自从派人向李世民告状之后,李泰一直期待着从李世民那里传来好消息。他认为李世民应该会有一些对自己安慰的举动,比如派人回来给自己一些礼物,或者来一封电报表示安慰。
他仔细分析了,如果李世民给自己来电报,恐怕不会直接给李承乾或者李佑,应该是给尚书省,让他们转给自己。
这些天来,他眼前不断幻化出这样一幅画面——李世民给尚书省发电报,电文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自己的疼爱。那些势利小人,尤其是长孙无忌看到这封电报,一定会暗暗后悔,一定会改变对自己的态度的。
他想象着长孙无忌前来对自己赔礼道歉,自己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他。不过他也想到了,或许长孙无忌不好意思亲自来送这封电报。即使是那样,自己有了这封电报,那些势利小人们都会改变对自己的态度的。
至于李承乾和李佑,他们一定会受到李世民的斥责,见到自己一定会灰溜溜的。
李泰住在芙蓉园,他每次去探望长孙皇后时,都不愿意遇到李承乾和李佑,免得看他们得意的小人嘴脸。可是现在,他有些期盼能够遇见他们,看看他们这些小人被打脸后的尴尬表情。
这天,李泰来到长孙皇后的寝殿,正好遇见李承乾和李佑出来,他故意迎上前去,行礼说道:“臣弟见过太子哥哥。”
李承乾面无表情的说道:“免礼吧。”
李泰又跟李佑打招呼,说道:“五弟。”
李佑同样淡淡的说道:“四哥。”
不等李泰再说什么,李承乾和李佑直接离开了。他们边走边讨论朝廷的事物,二人说说笑笑的扬长而去。
李承乾和李佑的表现,完全不像是刚刚受到斥责的样子。李泰十分郁闷,他看到李承乾和李佑讨论的都是国家大事,而他这个曾经地位极高的亲王,现在却窝憋在芙蓉园里无人理睬,心中顿时感到一阵凄凉。
李泰忽然觉得有些头晕,也不想再去见长孙皇后了,他掉头朝着自己的寝殿走去。
接下来的一段时间,李泰没有盼来长孙无忌,甚至连长孙无忌派来的人都没有见到。芙蓉园里那些太监宫女,仍然对他敬而远之,没有人主动跟他亲近。
李泰不明白李世民看到自己送去的那封信后,为什么一切都没有发生变化,也没有给自己任何的消息。
不久以后,李泰得到了一个消息——李承乾主持的民族事务管理学院在李恪原来的蜀王府开学了。李泰这才发现,自己因为魏王府被占据向李世民告状的事情有多么可笑。
他恨自己为什么没有下功夫打听清楚,也恨自己在长安没有资源和人脉,没有人来给自己提供这个消息。他更恨造成自己目前窘境的李佑和李承乾。
他不甘心,决定继续忍辱负重,一切等到李世民回来再说。
这么多年来,李佑小心经营,现在李承乾已经成长起来了,李恪等成年亲王都已经离开了长安。在梁王李愔、蒋王李恽和越王李贞等人离开长安的时候,李佑以李承乾的名义给他们准备好了在当地发展经济的计划书,并且标注出了当地的矿藏等资源的位置。
李承乾也特地在他们临行之前接见了他们,表示会在各个方面对他们进行大力的支持。总之他们现在跟李承乾和李佑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。
李佑仔细地考虑了整个局势,感觉未来最大的障碍还是长孙无忌等人,李佑决定不显山不露水地进行釜底抽薪,一点点地削弱他们的实力。
在贞观一朝,有李世民在,长孙无忌等人想兴风作浪是办不到的。现在的李承乾也逐渐脱离了他们的掌握,长孙无忌等人还会采取什么措施呢?
李佑发现还存在一个重大的隐患,他现在就要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了。
西北王府。
晋王李治面貌清秀,长相随长孙皇后更多一些,他性格温和,心胸开阔,对父母孝顺,尊敬老师,爱护弟妹,谈吐举止彬彬有礼,是个公认的好孩子。
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很喜欢李治,李承乾、李佑等兄长和也都乐意关爱他。
李治平时就在自己的王府里读书,老师于志宁对他要求很严,有着严格的作息制度,和朝廷的官员一样遵守朝廷的休沐制度。不说别的,就严格自律这一点来说,其他皇子们都做不到,李佑也做不到,就连那些皇女们也做不到。
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喜欢李治的沉稳和自律,多次以他这一点来教育其他的皇子皇女。
其实,大家并不真正了解李治,他平稳的外表下也有着一腔热血、执念甚至疯狂。历史上,在他的一生中,有两件事做得非常极致,就证明了这一点。
第一件事就是力排众议,娶了自己的后妈武则天,并将他立为皇后,这期间他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,为此甚至宁可放弃皇位。
第二件事,他为了完成李世民的心愿,持续发动了对高句丽的战争,无论遇到多少困难,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了下去,最终灭掉了高句丽。
其实,历史上的唐高宗李治也是一位很有才华的皇帝,他延续了贞观之治的辉煌,并且使之达到了新的高度。在历史上,他之所以给人留下了政治上软弱的印象,只是因为遇到了一位政治手腕儿更高,已经达到了妖孽级别的武则天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