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铜太贵了,可以用钢铸炮。”
中国自古以来缺铜。著名的铜矿就是江西德兴,初中地理课本上学的。
铜和铁的比价,大概10:1。一斤铜七八块,一斤铁七八毛,这是后世的价格。
明代的铜钱是“文”,银子按“两”,但大概比例也是10:1左右。
而且铜的密度是8.9克/立方厘米,钢的密度是7.8克/立方厘米,加上铜的耐压强度远不如钢,所以17世纪的大炮特别的笨重、昂贵。
当然生铁这种又硬又脆、咔一下就断出灰口的玩意儿,主角肯定不会用它铸炮的。
但是在1627年,想用钢铸炮还是很难的。
炼铁炉里出来的是生铁,想练成钢就得“千锤百炼”。
把生铁烧红了之后锻打,让生铁里的多余的碳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,降低生铁的含碳量到合理范围,就能获得钢。
钢的含碳量0.02%-2.11%,通过锻打怎么把含碳量控制到这么精确?
只能靠老铁匠的“技术经验”。
还有一种办法就是“炒钢”,把生铁烧到半熔化,吹入空气搅拌,让多余的碳和空气反应。原理上与后世的“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法”类似。
搅拌到什么时候算好?也得靠老铁匠的技术经验。
总之,老铁匠是很重要的,因为没有仪器可以测量含碳量。
大明自然有搞到钢的“成熟技术”,虽然落后了点,但怎么把它烧成钢水?
纯铁的熔点1538度,铜的熔点1083度,这455度的差异就是“天壤之别”。
明朝的炼钢技术烧不到1500度的高温,拿钢没有办法:(
烧红了打造刀剑铠甲没问题,但烧成钢水去浇铸大炮的模具,做不到呀。
生铁的含碳量较高,熔点也就1100多度,还是可以烧成水的。但钢确实没办法。
大多数情况下,合金的熔点比纯金属低。钢的含碳量低,熔点就比生铁高得多,明代的“炼钢炉”烧不化它。
然后理工狗出身的主角,就想了个办法。
“穷则变,变则通”,主角都穷到龙袍上打补丁了,哪舍得顶着10:1的价格差用铜铸炮呢,只能发挥理工狗的创造力了。
“宋公,你搞个大铜管子,让水从里面不断的循环流动。这样铜管就不会因为钢水的高温而熔化了。
而且因为有流水从中间开始散热,越靠近炮膛的温度越低,凝固的越快。越靠近外壳的泥模,凝固的越慢。
炮管实际上就有了一个从外到内的‘向心压力’。
这样以来,同样厚度的炮管就可以抵抗更大的火药压力,装药量更大,射程更远。
装药量相同的情况下,炮管也就更薄,更轻。”
19世纪,最早的“身管自紧火炮”就是被美国人这么发明的。
用中空铜管的循环水冷,让炮管的钢材产生向心的应力。
“如果没法把钢水直接熔化,那就把生铁浇灌进模具,然后从顶部往下吹入空气,把生铁在模具里直接练成钢。
然后等钢冷却之后,就铸成钢炮了。”
“你们知道的,空气流动就成风,风鼓入烧热的生铁里就能练成钢。”
“搞个带循环水冷的铜管子,直接把风鼓入生铁水里,也是一样的。”
“鼓入空气,空气中的氧气就会与生铁里的碳反应,生成二氧化碳排出。生铁里的含碳量低了,就成钢了。
如果一直这么搞下去,碳被消耗完了,就成熟铁了。
炼到什么时候最好,就看你宋应星的经验了。反正我是看不出来,我看着烧红的铁都差不多。”
“你要是想测测生铁的含碳量也容易,二氧化碳可以拿石灰水吸收,也可以拿纯碱水吸收。吸收前后称称重就行。
化学方程式是这样的,原子相对质量的比例是,碳12,氧16,铁56,氢1,钙40,钠23。”
“对了,熔炼的时候要放进去些生石灰、沙子之类的,形成炉渣覆盖在钢水上。
这是放热反应,1100度的生铁水,这么一炼就到了1500度了。
不需要特意想办法把钢熔化成水了。”
“冬天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度,沸腾的开水的温度是100度。等结了冰就做个温度计。”
水银的沸点才357度,这温度计也只能量量体温,量量开水,肯定是没法量钢水的。
钢水啥时候算炼好了,还是只能靠宋应星的眼睛去看。
老师傅的“经验”在大明这种测量技术落后的时候是决定性的。
否则,造出的火炮非炸膛不可。
直接通入空气炼钢,氮气肯定对钢的质量有负面影响的,但也没办法。
在大明的技术水平下想把空气液化,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而获得纯氧,实现起来太麻烦了。
“思路是听明白了,听着可行,但想造出钢炮来,臣还得仔细筹划试验一下。
而且京城水源不足,一旦大量铸造必然需要大量水源,恐怕还得去臣的老家江西才可以。
江西又有山又有水,河流有落差,用水车提水也方便。
临近的浙江太靠海,嘉靖时期闹倭寇,别被倭寇把铸炮厂抢了。
南直隶的地势太平坦了,水流平缓,不利于水力机械。
湖南太偏远,西部靠近苗人土司。
臣不是为了家乡鼓吹,但除了江西之外,其他地方还真不合适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