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看着办吧。”
主角正在和宋应星、孙元化讨论怎么铸造红夷大炮呢,又被内阁大臣们找上门了,然后一脸无奈的说了句“你看着办吧”。
顿时,所有人都明白了魏忠贤在天启年间是怎么混成“九千岁”的了。
这要是施凤来自己来找主角,就赶着他跟“工匠们”研究的正嗨的时候来,这一句“你看着办吧”那不就是“圣旨”吗。
魏忠贤出了这个门,就是“奉诏,熊廷弼付托不效,畏敌怯战,以致丧师失地,又贿赂重臣,逃避法司,着刑部弃市,传首九边。”
铸炮匠和木匠在技术上有区别,在身份上也没区别。天启皇帝做木工,那也不可能就他自己一个人做,总得有个帮手的。
拿墨斗拉线这种活儿,要是木头长好几米,难不成皇帝先砸个钉子固定墨斗,再自己跑到另一边吗?
肯定找个熟悉木工的太监帮忙拉一下呀。
他跟木工同行讨论这线拉的是不是直角时,魏忠贤说的啥,他到底听清了还是没听清,谁知道呢。
反正,“你看着办吧”。
所以“吏治”是治国的关键,要做事先得找对人。因为领导很忙呀,哪可能每件事都关注到细节?
领导不忙?
你们这帮“中层”连让领导忙起来的本事都没有,算合格的中层吗?
你不会多搬弄点同僚的是非吗?
崔呈秀“娶娼宣吟可耻”,茅元仪“秦淮听琴高雅”,对吧。
“江流咽处似伤心,霜露未深芦花深”嘛。
皇太子出阁读书时才几岁?
只要翰林们多给他讲讲李清照、辛弃疾,这“落日旌旗万马,秋风鼓角连营”,与“落日胡尘未断,西风塞马空肥”,他知道哪首是李清照写的,哪首是辛弃疾写的?
“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。”
李清照也不是只写婉约词的。
皇帝要是爱好诗词了,那崔呈秀就是可耻,茅元仪就是高雅。
要是皇帝爱好做买卖,一眼就看出崔呈秀钱色两清,茅元仪是“白嫖”,那特么的进士们还有什么地位?
考进士又不考算账,只考国学。
为什么藩王入继大统让文官们很不爽?
因为藩王没有过“出阁读书”,鬼知道被他妈教成啥样?
社会科学不是自然科学,前者的标准是可以改变的,后者的标准是不会改变的。
“出阁读书”,文官就在制定标准上先占了一步。
藩王入继,这个不可控因素就太多了。
还好宋应星也是举人,也是士大夫,而且他既不是内阁大臣,也不是司礼太监,写不了圣旨。
否则文官们肯定要骂他了。
现在没有利益冲突,皇帝愿意拉着举人研究红夷大炮,总比拉着太监研究木匠靠谱吧。
“由检,在松江府练兵是大事,你仔细考虑一下。”
为什么内阁大臣们又来找主角?
他嫂子“不糊涂”呀。
松江府是财富重地,又出了一群的进士、阁老,而且是连续好几代都这样,你们还想在那里招募一帮兵马?
这当老朱家的人都是傻子吗?
皇帝糊涂,哀家可不糊涂。
没当场罢免了你施凤来,就算好了。
文臣当巡抚,文臣只能指挥到总兵、参将。
文臣要是练兵,在自己老家招募,那文臣可以指挥到百户、总旗,那这文臣和武将还有什么区别?
武将还不能入阁呢。
而且都1627年了,火器越来越厉害,勇冠三军的作用越来越弱了。
“既然皇嫂不同意,那你们就按皇嫂的意思去办。”
主角又转身准备去跟宋应星画大炮的剖面图。
“陛下,宣宗时朱高煦叛乱,武宗时朱宸濠叛乱,如今陛下让乐安公主掌兵,公主虽为女子,可西洋公主也是能即位的。
如今西学东渐,这西洋风气也是挡不住的,不得不未雨绸缪啊。”
施凤来道。
西风东渐个毛,大明这重男轻女传统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吗?
西洋各国经常打仗,纵横捭阖,依赖公主联姻结盟,所以公主地位高,有继承权。
而且打仗多了,男的容易绝嗣,也只能女儿即位了。
你觉得亲侄子比女儿近,堂侄子还比女儿近吗,五服之外的族侄子呢?
帝系更替,是要导致一大片中枢老臣“告老还乡”,甚至掉脑袋的。
血脉远了之后,就算老国王同意立族侄子,老宰相们也不可能同意的。
何况西欧列强是多国,互相都有联姻,硬要选旁系男子会导致外国干预本国的内政,爆发“王位继承战争”。
大明的藩王没有实权,演不了东周列国、春秋争霸,女子哪来的地位?
大明是天朝,欧洲是诸侯,差别大了。
“你施凤来在松江府练上3000兵,就能未雨绸缪了?
朕没儿子,等朕有儿子了,再把他封到松江府。
他姑又没儿子,用得着你在松江府练兵吗?
就松江那种全大明最富庶的地方,你们的那些八面玲珑的管家仆人,也能当好兵吗?
拿着火枪列队齐射,相距50步你那些家仆就能溃逃。扔到辽东都不够皇太极的骑兵一个冲锋的。
既然谈练兵,朕问你,为什么东晋时桓温、刘裕北伐可以攻克洛阳、长安,到了南宋时北伐就收复不了汴梁了?
朕再问你,如果土木堡之变后,于忠肃守京城失败,宣宗一脉绝嗣,另立仁宗一脉的襄王,迁都南京,能像南宋一样守150年吗?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