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淮河边的蝴蝶扇一下翅膀,都会在北京城引起一场风暴。
这就是明末的情况。
大明,南京。
秦淮河边,“华亭楼”(作者随手杜撰的,别去考据)。
门匾上写的是“清水诗苑”,之所以被叫做“华亭楼”,是因为松江府华亭县出身的进士们在南京为官或闲居期间,老是爱来这里聚餐,谈诗作词。
松江府华亭县,是大明人杰地灵的著名地点之一,历来都是文人雅士辈出,高官显贵不断。
最著名的肯定是徐阶,徐华亭。
他有两个大成就,搞掉了权倾朝野的首辅严嵩严介溪,教出了名垂后世的首辅张居正张江陵。
张居正,众所周知,是万历皇帝的老师。
严嵩严介溪,是江西分宜人。
江西在明朝是另一个人杰地灵之地,民富年丰,文风鼎盛,也是首辅的主要籍贯地之一。
“江山代有才人出”,严嵩、徐阶、高拱、张居正,是嘉靖、隆庆、万历时的事了。
张居正去世是1582年,那一年钱谦益出生,文震孟只有8岁,钱龙锡只有3岁,董其昌27岁,张溥的爷爷正当壮年。
张溥是明末“复社”的领袖人物,他出生于1602年,与钱谦益等人相比整整小了一代人。
张溥是苏州太仓人,与万历中后期的首辅王锡爵是同乡。在后世张溥因为“五人墓碑记”的文采太好,比他的前辈大佬王锡爵出名。
文震孟、钱龙锡、钱谦益,都因为得罪过魏忠贤被贬官的贬官,罢职的罢职。
董其昌的年纪大,名气大,在天启五年被拜为南京礼部尚书,后来估计是看不下去魏忠贤的作为,找了个借口辞职了。
他是万历十七年的进士,泰昌皇帝的老师。
万历死后,泰昌把他请到北京准备重用呢,然后泰昌死了,天启即位,魏忠贤开始横行霸道,他就成了“南京礼部尚书”了。
明朝是“两京制”,最早朱元璋定都南京,后来朱棣迁都北京,但南京依然有六部和都察院,成了失意人士被贬官的地方,或者得意人士的跳板。
把你从北京的“吏部侍郎”调到“南京礼部尚书”,你说这是贬官还是提拔?
而且把你赶去南京不是“降调外任”,南京也是“京”,南京礼部尚书也是“京官”,这不是处罚,但一样能整得人想哭。
董其昌就在魏忠贤最横行霸道的时候,成了南京礼部尚书,然后他就辞职回家了,一直到了崇祯年间才复出。
董其昌,号思白,松江华亭人,年轻人也可以称他为“华亭公”,但因为徐阶影响力太大,估计听着会别扭。
钱龙锡,字稚文,松江华亭人,这又是一个“华亭公”。
“崔呈秀走了,只要接着弹劾魏忠贤,魏阉必然倒台。黄立极、施凤来都是阉党成员,亦当逐退。稚文兄,提前恭喜入阁了。”
钱谦益对着钱龙锡拱了拱手,笑到。
后者年纪比他大3岁,而且是万历三十五年进士,比他早一科,而且钱谦益主考浙江“会试”出过舞弊案,挨过处罚,有污点。
虽然从后世来看,钱谦益的名气更大,但在当时他还是争不过钱龙锡的,而且完全没得争。
要是推举阁老时被御史言官们再提起天启元年(1621)会试舞弊的事,你这当年的主考官自己都没脸当阁老了。
处罚虽然早就罚完了,但你钱谦益有“前科”呀。
“牧斋太乐观了。崔呈秀虽然回籍守制,但魏忠贤可没那么容易倒。
曹化淳是王安的得意门生,陛下的信邸旧臣,但在天启年间就被贬到了南京给太祖守陵。
曹化淳回不去,谁替咱们说话呢,咱们毕竟是外臣。大明皇帝啊,显然还是更信任内臣。”
文震孟这话说的,和他曾祖文征明一样的“直白”。
文征明,就是给岳飞写了一首“满江红”的悼词的那个。明朝著名的大文学家,诗人。
岳飞的“满江红”在后世最著名,文征明在祭奠岳飞时也和了一首“满江红”,其中最著名的一句是:“念徽钦即返,此身何属?千载休谈南渡错,当时是怕中原复。”
直指宋高宗赵构,说明他才是“风波亭”冤案的幕后黑手。
“湘南公这是当年被打怕了吧?”
张溥年轻气盛,怼人直接揭短,文震孟是真因为得罪魏忠贤挨过廷杖的,捡回来一条命。
人家文震孟好歹是前辈,年纪和他爸差不多,而且当年也挺身而出怼过“阉党”的,他哪能这么说呢。
挨过“廷杖”,正好说明人家文震孟的清名是真的,不是沽名钓誉。大明被廷杖打死的文臣,还真不少。
“如果还要靠个太监吹风才能搬倒魏阉,那你们和崔呈秀有什么区别?”
一个清丽脱俗的女声就这么响了起来,来自正在给董其昌倒茶的那个女孩子。
清秀的脸庞难掩眉间的英气,与她正在做的端茶倒水的活儿不大相符,但是与她说的话倒是挺符合的。
董其昌因为资历最老,名声最大,坐主位。其他人在两边对着坐,张溥最年轻,坐末位。
“柳丫头,你太年轻,不知道魏忠贤的阴狠。”文震孟倒是脸不红心不跳的,还在慢慢解释。
少女也就十七八岁,柳如是柳妹子出场了,让她早出生十年。
要是1618年的话,等她出场的时候说不定主角把大明都玩砸了,开始诸侯混战了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